搜索
|
首页 > 推荐吧 > 
牛牛观察|京东的盈利之争透露了哪些信息?
出处:李君    作者:李君 ·  2017-03-08

日前,京东发布了2016年第四季度和2016年财报。从财报公布数据的来看,2016京东全年交易总额(GMV)为6582亿元,同比增长47%;净收入为2602亿元,同比增长44%;净利润为10亿元。


财报一经公布,就引发了互联网圈一片热议。有媒体为京东叫好,认为京东终于扭亏为盈,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也有媒体“揭短”京东,认为京东是在利用规则漏洞“造假”漂亮业绩。


京东到底盈亏几何?现在商业模式之下,京东还有哪些需要突破的瓶颈?京东离一血刘强东所言的“宿迁还有其他友商,就是京东的耻辱”,到底还有多远的距离?


1、亏损还是盈利?


根据财报,2016年第四季度,京东营收803亿元,同比增涨47%,其中包括直接在线收入729亿元,服务及其他收入74亿元。而2016年全年净收入为2602亿元,包括直接在线收入2377亿元,服务及其他收入225亿元。


财报的确喜人,但是也有诸多媒体报道评论说,京东是利用制度的漏洞,制造出盈利的假象。也就是指责京东利用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进行缝缝补补,填补了自身亏损的巨大窟窿。


对此,笔者并不认同这种观点。在笔者看来,“瘦子”的脸无论怎样打,都无法“肿”成“胖子”。换句话说,如果京东真的没有点实力,无论怎样填补窟窿,都无法负负得正,得出盈利。


其次,笔者认为股价的上涨是对唱衰京东的人们的最好的打脸。毕竟华尔街的精英们也不是傻子,追逐利润的投资者们如果看见京东真的连年亏损还会继续将钱押在亏本的买卖上吗?


不过,正如一些批评人士所指出的,京东的盈利除了会计准则外,利用供应链金融和消费金融带来的利润,以及第三方平台的迅猛增长,是京东财务状况好转的重要因素。这是值得引起注意的变化。


2、京东的“挑战”


盈利的京东就能稍微轻松了一下吗?当然不是,在笔者看来,京东在商业盈利模式上也有不可回避的“硬伤”。


众多业内人士都把京东视为“中国的亚马逊”,听着像是对京东的一种褒奖,但是在笔者看来,实则不然。笔者以为,“中国的亚马逊”放在苏宁,放在国美等其他互联网零售商身上也一样合适。


也就是说,京东在业内并没有自己独特的发展逻辑,只是单纯地依靠亚马逊式烧钱赚吆喝声的亏本营销跑马圈地。这种模式下的弊端就是消费者并不是缺你不可,一旦用户发现其他友商的补贴力度更大,折扣力度更令人心动,消费者弃之而去也是自然。因为消费者可供选择的余地很多。


更为关键的是,诚如上面所分析的,京东盈利状况的改善,部分得益于供应链金融和消费金融带来的利润,而这些利润来源于供应商的资金,相当于零成本的资金,自然是利润丰厚。如果这部分资金成本提升,那么利润就要大幅下降了。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巨大隐忧。


此外,京东的物流虽然是一个值得称赞的优势,但京东自营部分的亏损,也与物流成本有莫大的关系。因此,如何降低成本,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不过,一家伟大的公司,在于能否化解一个又一个的挑战。京东从前期的不断烧钱,到如今财报上的扭亏为盈。尽管依然备受舆论的诟病,但这家公司已经在悄然地发生着变化。我们期望,这家公司能够化解人们聚焦的一个个“坎”,不断去创造商业中的奇迹,真正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


说明:同步李君微信公众号“牛牛观察”,“牛牛观察”现已入驻今日头条、百家号、搜狐、网易等自媒体平台。

牛牛观察|京东的盈利之争透露了哪些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