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民族建筑文化在旅游发展中的价值
出处:于晓剑    作者:于晓剑 ·  2020-03-27

民族建筑作为民族聚落和居住空间的历史遗存,已成为诠释各民族特定生活方式及其文化习俗的空间文本,其文化价值得到了大众的认可。在高强度、快节奏的生活压力下,当代人越来越向往自然、传统、古朴的生活气息,而民族建筑的神秘性、原始性、奇特性恰好的满足了旅游者休闲、求异、求知的精神享受和心理需求,广阔的文化旅游市场造就了民族建筑这一独特地文化旅游资源,使民族建筑旅游成为一种可能。 

民族建筑文化在旅游发展中的价值


(一)民族建筑旅游资源特点


1.异质性

民族建筑的异质性由民族文化所决定,不同的民族信仰、生活方式及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民族文化,而不同的民族建筑形式正是由于注入了各民族的文化精髓才具有了旅游核心吸引力。民族建筑的异质决定了其不能被完全模仿、完全替代和完全流动,纯正浓厚的民族建筑文化只有到民族聚居生活的地方才能被体验和感受到,因此那些有价值的异质性民族建筑资源能够为民族地区旅游带来竞争优势。


2.稀缺性

民族建筑的异质性同时也决定了它具有稀缺性。我国民族众多,除汉族以外的其他少数民族人数少,分布范围小,在汉文化的影响下部分民族的文化特征越来越不鲜明,同化越来越严重,使部分民族建筑稀缺,濒临消失。例如鄂伦春族,作为全国人数最少地民族之一,全面禁猎后,鄂伦春民族的原始生活状态正在被取代消失,原住民离开原有生活环境,进行农耕的生活方式,民族文化因为生活方式的转变正在逐渐消失,民族建筑也由传统地木克楞变为现代普遍民居。类似的少数民族还有很多,在社会发展进步的同时,他们的建筑文化也在逐步被侵蚀,越来越稀缺。


3.多样性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民族的发展历程不同,建筑文化也不同,因此我国民族建筑文化具有多样性。例如布依族石头寨、摩梭人木楞房、哈尼族蘑菇房、傣族竹楼、哈萨克族毡房、土家族水上集市、蒙古族蒙古包、彝族土掌房等,不同民族的建筑形式、材料以及文化都各不相同,多样性特点鲜明。


(二)民族建筑文化价值地旅游优势

民族建筑传达给旅游者的不仅仅是一种固态形象,更多的是一种文化信息,能够满足旅游者高层次地精神需求。旅游者往往是通过建筑物的形式达到对建筑美学所包涵地历史文化、风俗文化以及宗教文化地欣赏和了解。建筑的文化性必须以建筑物为载体来表现,旅游者通过对于建筑美学地理解,从而补充和提高自身地文化素养,满足旅游者对于建筑所在地的生活阅历、文化素质等精神需求。文化旅游被看作为当下传统旅游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所以民族建筑文化在旅游的开发中相对于其他旅游资源而言更具有市场地主动权。


民族建筑极具个性的地方历史文化特色环境,具有丰富悠久的文化内涵,通过合理适当的文化资源挖掘,更能使建筑所在地富有韵味的传统文化得到继承和发扬光大,使文化更好的融入旅游中来。


民族建筑旅游把握现代社会人们希望通过旅游去贴近历史、追求文化、增长知识、提高品位地心态要求,把建筑文化与旅游景观巧妙的结合起来,更能给旅游者带来一种震撼和惊叹,令旅游者感受境界的升华,在休闲中使精神得到充分享受,这正是民族建筑文化所体现的价值和作用。


二、民族建筑文化在旅游开发中的利用现状


(一)文化元素缺失,承载不足

民族建筑文化底蕴深厚,资源潜力巨大。根据国内民族文化体验类型的景区景点来看,无论是建筑方面还是服装服饰、文字符号、生活习俗等文化显性元素缺失,整体的文化氛围不足。而且对建筑资源的开发基本停留在观光层面,缺少体验性产品,文化承载不足。例如云南地民族村,聚集了云南地区的全部少数民族,规模巨大,表面上是一个各民族生活的村寨,但实际上只是一堆民族建筑的躯壳,散落在景区各处不同风格的民族建筑对游客而言也只是看看,过度地商业化、面子工程冲淡了真正的民族文化。


(二)保护意识淡薄,盲目摊大

民族建筑旅游可以带来比较高的利益,部分开发商、运营者一味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保护意识淡薄,过度开发民族建筑旅游资源,以谋取当下利益为主要目的。为接待更多的游客,赚取最大效益,旅游区内扩张建设大量的商业化设施,严重破坏了民族建筑的原始风格和整体协调性,商业气息浓厚,失去了民族建筑原有的文化价值。


(三)强势文化冲击,特色淡化

现代旅游发展速度日益强大,对于特色民族文化旅游景区而言繁荣发展的背景下还伴随着文化冲击,不仅是社会现状背景的冲击,还有外地游客带来的文化冲击。部分景区的民族建筑为了刻意迎合旅游需要,被改造的面目全非,人文气息淡化,建筑文化变得旅游化。


信息多元化促进不同民族的文化出现了融合同质现象,面对旅游带来的强势文化冲击,本民族的建筑文化被冲淡,新一代的年轻人更愿意接受外来文化,对本民族的建筑文化持否定和怀疑态度。


三、民族建筑文化在旅游中的价值


(一)打造民族文化旅游品牌

深挖文化卖点,凝练文化价值,研判文化导当下民族建筑的开发方向。通过以品牌资源开发为导向,提升民族文化品牌的吸引力支撑。在文化旅游开发中传统民族建筑中的部分文化元素常被作为重要的创作素材应用,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文化素材的应用,凝练文化核心,打造一个特色的民族文化品牌,塑造一个文化形象,为地方旅游树立一个文化标识,突出文化与旅游产业合二为一的溢出效应和叠加效应。


(二)传承千年民族文化记忆

结合旅游发展弘扬传承工作,保护好、传承好民族文化,通过建筑文化的活化,来传承民族建筑精髓。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建筑,因为各种原因在地面上消失,但具有很高地文化旅游价值。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今天,为了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很多消失的建筑进行重修,重现以往风貌,传承千年文化记忆。


(三)创新文化体验旅游新业态

旅游开发中可依托建筑文化底蕴,以市场为导向,注入多媒体、活动演艺、工坊等新型业态,打造区域主题性、文化性的旅游品牌支撑。旅游业态的创新核心是创意,而创意需要结合民族建筑资源特色和潜力进行针对性开发,比如山西建筑资源与当地民间建筑资源相结合搭配销售,如漆器、面塑、剪纸艺术等都可以作为创意素材。建筑旅游的创新应以民族建筑文化为导向创新多种体验业态,从建筑的文化典故、山水美景、民俗风情等为创意开发基础,吸引游客,打造出一条完整地文化创意产业链,给游客带来难忘的文化体验。


(四)构建区域旅游发展新热点

以文化旅游为契机,依托民族建筑文化,围绕全域旅游发展大目标,积极融入到旅游建设中,助推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各区域应以发展旅游产业作为带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的一大举措,结合各民族特色建筑打造民族文化建筑风格,使其具有浓郁地地方民族特色,打造受游客青睐的旅游亮点,以点带面,促进区域旅游全面发展。 

民族建筑文化在旅游发展中的价值


四、总 结


随着社会发展,产业的升级,对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和挑战。现代社会对于民族建筑既需要从保护发展的角度看待,有要做到让民族建筑文化永存于世,更要让建筑文化产生新的利用价值。民族建筑文化资源的开发与运用对于我国民族建筑的保护与传承起着重要的作用,诠释了文化在当代旅游中的地位与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民族建筑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适度有效的开发将为当前旅游市场资源开发提过一种新途径。民族建筑是当地民族文化的一种载体和体现,其文化价值不仅对本民族意义重大,对整个国家的振兴也具有重要意义。


延伸阅读——关于作者


于晓剑  高级城市规划工程师,资深策划大师。集前期策划,空间规划,实施计划三划合一模式的综合复合型专家。

 

北京佳木青和旅游规划设计院 院长

托尼奖•中国文旅产业规划研究院 院长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 高级研究员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智库  专家顾问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宗教建筑专委会 秘书长

华侨大学文化创意研究中心 研究员

全国工商联农业产业商会 休闲农业专家顾问

多个城市全域旅游 智库专家顾问

一带一路政企平台 城市会客厅专家顾问


致力于实现区域文化旅游资源转换文化旅游资产和谐共生研究,以独创的C+服务模式,将自身定义为“客户(Client)+资源(Customer)+消费(Consumption)之间的价值整合者”,研于项目运营模式策划与项目策划规划设计相结合,用心创造出更具符合时代的解决方案,多年来落地于对顶层架构,政策研究,商业模式,产业资源,产品定位,空间规划,建筑景观,营销运营,推广传播,文化传媒,融资跟进等专业领域的研究和实践。 

(本文首发《中国民族建筑》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