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首页 > 洞察吧 > 
净利涨近40%,Costco效仿沃尔玛中国开店难挤入低线市场
出处:二牛网    作者:美股研究社 ·  2020-12-15

美东时间12月10日美股盘后,食品零售商Costco发布了2021财年第一财季的财务报告。营收和盈利均实现较大涨幅,这也使得财报发布后Costco股价微涨。

截止美股研究社发稿,Costco每股报374.90美元,总市值为1661.52亿美元。

从总市值上来看,Costco目前为北美地区的零售老二,其市值与老大沃尔玛还是存在不小的差距。与沃尔玛的"全面开花"式业务布局相比,Costco的业务则相对而言更为专一,致力于在会员零售领域深耕。

年初的卫生事件使得沃尔玛的线下卖场业务受到不小的冲击,而对于Costco来说,其线下卖场的冲击力度并没有沃尔玛的程度高。今年一季度,Costco的营收实现了较大涨幅,净利润的表现情况也较为乐观。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Costco将在上海开第二家店,还将在苏州、杭州等城市开设大陆地区第三家、第四家店。在洋品牌零售商在中国市场节节败退的当下,究竟Costco有何魔力,使得其能够迅速开拓中国市场呢?未来Costco又是否会如其前辈沃尔玛一样,将线下卖场开设到二三线城市呢?

生鲜食品销售推高收入表现,会员费稳定性欠佳或成隐患

从本季度的财报数据看,一季度Costco的营收为432.1亿美元,相较于上一季度的370.4亿美元,同比涨幅为19.2%;与上一财季的533.8亿美元相比,环比降幅为19.1%。

从上图近六个季度的营收增速表现看,Costco的营收呈现出整体上涨的趋势。尤其是在本季度,同比营收增速优于此前五个季度,美股研究社认为这或许也是财报发布后Costco股价微涨的原因所在。

具体来看,生鲜食品销售的较好表现推高了Costco本季度的收入。在财报会议中,Costco首席财务官理查德·加兰蒂表示,本季度商品种类从辅助商品转向和核心商品,生鲜食品为收入的增长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

生鲜商品销售的良好表现推高Costco的收入也是有据可依的。据统计,在农副产品中生鲜食品的毛利率处于较高的一个档次,毛利率水平约在30%-40%。而一季度Costco的综合毛利率为11.55%,比上一季度增长0.5个百分点。

生鲜食品成为推动营收的原因在于需求的扩大。疫情的二次爆发使得人们对于生鲜食品的需求再次扩大,需求推高了Costco营收。不过,这种利好因素也不仅惠及Costco,据沃尔玛发布的最新财报,其生鲜食品销售额也实现了不错的涨幅。

Costco的策略是以低毛利率高品质的商品吸引顾客,因而Costco的毛利率相较于同行沃尔玛是较低的。三季度财报中沃尔玛报告称其毛利率为23%,与Costco11.55%的毛利率水平相比,这一水平的确是较低的。生鲜食品需求量的提升再加之较高的毛利率,无疑对于Costco而言是一个利好因素。

虽然本季度利好因素存在,但Costco未来也面临不小的挑战。从近几个季度的情况看,Costco会员收入的表现是较为不稳定的。据一季度的财报数据显示,一季度的会员费为8.61亿美元,和上年同期的8.04亿美元相比,同比上涨了7%。

但从近六个季度会员费的表现情况来看,其表现是相当不稳定的。而Costco的净利润中约70%来自于会员费,而会员费表现情况的不稳定,无疑对Costco未来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因而这对于Costco未来收入的增长或许是一个不稳定因素。

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商品成本过高或导致利润承压

据一季度的财报数据显示,Costco一季度的净利润表现为11.66亿美元,同比增长38.2%。基本每股收益为2.63美元,上年同期为1.91美元。

结合营收数据和本季度毛利率数据看,美股研究社认为由于本季度商品净销售额的大幅增长,再加之生鲜食品的较高毛利率,因而本季度净利润的同比上涨是在意料之中的。

Costco的收入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商品的净销售额,一部分是会员费。从占比情况看,商品的净销售额是收入主要来源。一季度商品销售额占据一季度总收入的比重为89.6%。

不过,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本季度商品销售额增长的同时,本季度商品的费用成本也在大幅上涨。据上图数据,一季度Costco的商品成本支出为374.6亿美元,占据总收入的比重为85%。

在成本上涨的同时能够保证净利润的同比较大涨幅,也从侧面说明了Costco的盈利能力,美股研究社认为这或许也是造成此次财报发布后股价微涨的原因之一。

但是,同样不可忽视的是,这种高商品成本的商业模式也会导致风险,其中之一便是商品的挤压或许会造成利润的严重承压,从今年一二季度的情况来看,这种风险显然是存在的。

在一二季度,Costco相较于2019年大幅减少。据统计,一二季度的进店人数减少幅度达74%,这个情况在本季度迎来好转。根据Placer.ai的数据,Costco的人流量在10月转为正数,同比增长4%,而11月上半月也急剧上升。

在秋冬季疫情二次反扑的背景下,如果Costco门店的进店人数再次大幅度减少,将造成商品挤压从而抬高运营成本,而由于Costco的占比实在过大,因而在商品上造成的损失可能要高于沃尔玛、塔吉特等零售同行们。

通过压缩/控制商品成本来保证利润空间具有足够的弹性,或许是Costco的高层未来需要考虑的问题,这也同时也是在经济大环境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下可能需要适应的策略或环境

进军中国市场步伐加快,Costco能否如沃尔玛一样"挤"入低线市场?

早在2019年8月Costco在上海开出第一家店时,就有人断言Costco的商业模式在中国不会成功,因为中国电商零售土壤更加肥沃,而中国人对于会员制零售的消费习惯还没有培养起来。

一个例子是Costco的"前辈"沃尔玛来华多年,其会员店的发展情况在过去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一直不如大卖场。或许Costco的高层也考虑到了这些因素,因而才将首家店选址在了"十里洋场"——上海市。

在进入中国市场后的一年多时间里,Costco就已经有了在上海开第二家店的计划,且将在杭州、苏州开设第三家、第四家店面。从其开店的数量来看,Costco似乎对其打开中国市场很有信心。

但从其选址的城市等级来看,其还是集中于江浙沪地区的大城市,根据2020年官方披露的城市GDP排名,苏州、杭州GDP排名均位列全国前十,其中苏州排名第五,杭州排名第八。

这是否意味着Costco的模式在中国大地玩得通呢?未来Costco能否如它的前辈沃尔玛一样占领二三线城市的低线市场呢?

美股研究社认为,Costco的商业模式可能只能在一线城市得以生存,而在二三线城市可能难以生存。

首先,Costco的客单价是较高的,据统计Costco的平均客单价为1047元,远高于沃尔玛的345元。从客单价的对比上可以看出,进入Costco购物的人群的经济实力是较高的,且Costco选品少,质量高的特点也符合一线城市中产阶级的消费观念和习惯。

此外,每年299元的会员费可能会成为其开进二三线城市的一个障碍。目前中国的会员制零售消费习惯还完全培养起来,永辉超市的会员制首家卖场也仅开在上海,这就表明二三线城市的会员制消费习惯还是较低的。

与美国相比,中国目前的零售市场形成了线上零售线下商超零售相结合的模式,这种模式能够涵盖人们的绝大部分需求。人们尤其是低线城市的人们是否真的需要Costco这种商品模式,这是很难说的。

综上所述,美股研究社认为至少在近几年Costco挺进二三线城市的希望还是不大的。未来则要看市场环境的变化和Costco自身的发展,美股研究社未来也将会持续关注。

本文来源:美股研究社,转载请注明版权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