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首页 > 洞察吧 > 
医美、房产、新能源,这届服装大佬们的跨界有多离谱?
出处:二牛网    作者:松果财经 ·  2021-12-15

服装企业的上限有多高?

A股上市的服装龙头们用事实证明,服装产业的想象空间“无限大”。

当然这么说有吹牛的嫌疑:服装本属于低利润、低上升空间的产业,如何实现“无限大”?对此,A股的服装企业们有自己不同的见解。

医美、房产、新能源,这届服装大佬们的跨界有多离谱?

藏在上市服装企业内心深处的“跨界梦”

不会跨界的裁缝不是好裁缝,A股上市的服装企业深刻的诠释了这句话。

这些“热衷”跨界的服装企业,有些进入了房地产领域,有些进入了医疗美容领域,还有些甚至干起了新能源。他们都是为什么想要跨界,如今又进入了一个怎样的发展阶段?

(一)雅戈尔:房地产业“反客为主”

借助改革开放的先发优势,雅戈尔在短短几年间就成功从一个开办在地下室的低档服装加工厂成长为销售额破千万、有自己独立品牌的成熟制衣厂,并在90年代初顺利完成了股份制改革。

按照正常的发展规律,在服装市场上已经有了一定知名度的雅戈尔应该继续在这个领域深度垂直发展,但时任服装厂厂长、后来的雅戈尔董事长李如成不这么认为。

90年代初,政策利好房地产,市场上大量资金涌入房地产业,李如成不想错过这波红利,这便是雅戈尔跨界房地产业务的开始。

时至今日,雅戈尔已在房地产行业经营近30年,房地产也早已成为了其支柱产业之一。从三季度财报看来,雅戈尔在第三季度实现营收61.91亿元,占前三季度总营收比61.66%,而第三季度之所以收入涨幅这么快,是因为其房地产板块江上花园一期集中交付,带来了49.97亿元的营收。

有意思的是,本该是主业的服装板块收入却远不及房地产收入,前三个季度,雅戈尔服装产业共实现营收39.76亿元,甚至第三季度的收入相较于前两个季度还略有下降。

由此看来,似乎称雅戈尔为房地产公司也并不过分。

医美、房产、新能源,这届服装大佬们的跨界有多离谱?

实际上,雅戈尔重视房地产除了有时代大环境的推动外,还有企业本身的因素。

服装属于传统产业,技术含量低可复制性高,这使得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与雅戈尔同台竞争的不仅有杉杉、报喜鸟这些实力不俗的同行,还有不少国外品牌,同时随着原材料价格上涨、种类增多,雅戈尔需要投入更多的成本进行产品研发,无疑拖长了回报周期。

在这个背景下,发展房地产作为补充业务对维持企业利润处于健康状态是有帮助的。然而重心不应本末倒置,占据了雅戈尔营收半壁江山的房地产业务看似创造了繁荣景象,但在如今政策收紧、国家强管控的情况下,还能风光多久呢?

(二)杉杉:抓住新能源风口

从服装向新能源转型需要几步?看起来,这两个行业毫不相关甚至差异巨大——一个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一个是高新技术产业,二者之间可能隔着一座马里亚纳海沟。

但杉杉却跨过了这座沟壑。

1992年杉杉成立,主营西服,仅四年后便以“杉杉股份”在A股挂牌上市,是“中国服装业第一股”。彼时杉杉的发展前景可谓一片光明,然而1999年,杉杉却在服装大盘外开辟了一条完全不同的业务线:锂电池。这是为什么?

医美、房产、新能源,这届服装大佬们的跨界有多离谱?

用杉杉掌门人郑永刚的话来说,这不是“心血来潮”,而是“蓄谋已久”。

1997年,金融风暴席卷亚洲,这次金融危机造成了亚洲主要股市的大幅下跌,不少大型企业纷纷倒闭。幸运的是,中国大陆由于应对得当,基本避开了这次危机。

但郑永刚却从这次危机中看到了杉杉的发展短板:在设计上的更新换代能力不足。同时,国有背景的杉杉在人才引进相关制度上相对僵化,无法与国外服装品牌抗衡。因此他决定转型。

事实上转型的路并不好走,杉杉在进入锂电池行业后的八年内都处于亏损状态,之所以能坚持下来,一是因为上市后杉杉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且杉杉服装板块的盈利能力相对较好,能支撑锂电池板块的发展,二是因为锂电池材料属于蓝海市场,国内当时极少有企业进入此行业。

直到苹果横空出世,在全球捆绑招标,杉杉成为了主要的供应商。

如今杉杉已是全球最大的锂电池材料供应商,出货量占全球总量的30%,而其服装产业也于2018年完成分拆,独立上市。

在这场跨界转型中,杉杉收获的除了多元化的业务发展格局,最重要的是通过发展高精尖产业形成了护城河。而今新能源已然成为风口,杉杉迎来了又一波增长期。

(三)奥康:实干家“不务正业”做生物疫苗

多数人对奥康的印象还停留在“鞋王企业”、“头部民营制鞋厂”上,这家生于1988年的温州品牌曾经占据了一代人的回忆。然而就在外界对奥康未来要如何发展、是否需要转型议论纷纷的时候,这家鞋企却已不声不响在医药板块划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1世纪初,中国加入WTO带来了良好的经贸环境,服装产业飞速发展,内有新品牌不断涌现,外有“洋货”冲击国内生态,奥康面临的竞争压力一天比一天大。

同时,专注皮鞋为奥康带来了单一的经营风险,为了减少风险,奥康一方面在皮鞋领域继续深耕,另一方面开始发展其他业务。

事实上,奥康在不少领域都进行过尝试。2003年,成立中瓯地产进军房地产行业;2004年,成立康华生物涉足疫苗产业;2009年,成立奥康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开拓金融领域。这其中除了康华生物以外,其他业务均不温不火,如今已基本没了声息。

而众所周知,医药生物行业是典型的长尾市场,在前十年康华生物一直处于研发阶段,承载了巨大压力,2014年其研发的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疫苗正式投入市场后才迎来了转机。

医美、房产、新能源,这届服装大佬们的跨界有多离谱?

目前,康华生物作为国内首家,也是唯一一家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疫苗生产企业,其经营状况已经实现了质的飞跃。2018年,康华生物的利润超过了奥康国际,今年三季度,康华生物的净利润达3.31亿元,同比增长105.74%,疫苗毛利率达92.48%。

疫情黑天鹅过后,依靠线下实体经销的奥康鞋业持续低迷,同时随着消费者穿搭习惯的改变,如今皮鞋的受欢迎程度远不及运动鞋,奥康的市场遭到一再缩减。与此同时,宠物市场迅速壮大,带动宠物经济快速发展,摆在康华生物面前的是广袤蓝海。

(四)朗姿:服务女性“由内到外”、由服装到医美

朗姿成立的时候,国内高端女装市场几乎还处于空白状态,这给了朗姿发展的空间。

然而好景不长,上市仅2年,朗姿的利润便遭遇下滑,此后一直没能“翻身”。据财报数据显示,2011年朗姿上市的首年利润就达到了2.09亿元,而2020年其全年利润仅1.42亿元,这还是在同比增长了141.65%的情况下。

利润下滑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市场竞争愈发激烈,朗姿在女装市场上的市占率不高,营收增长相对有限,二是随着经济发展与线上渠道崛起,劳动成本与销售成本水涨船高。朗姿急需开辟新业务重拾资本市场信心。

2016年,朗姿以收购医美机构股份的方式切入医美赛道。之所以选择医美,主要还是看中了其广阔的前景。

据《2021医美行业白皮书》显示,2021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预计达1846亿,增速重回20%以上,其中非手术类轻医美市场快速发展,2019年-2021年用户占比从72.6%提升至83.1%,预计到2022年,我国医美消费用户规模将超过2000万。

医美、房产、新能源,这届服装大佬们的跨界有多离谱?

目前,朗姿旗下的医美品牌主要包括米兰柏羽、晶肤、高一生,拥有医疗美容机构22家,其中医院4家、门诊或诊所18家。

从企业本身的角度看,朗姿的医美业务发展还算平顺,但站在行业的角度却有些不上不下。以今年上半年业绩为例,朗姿医美营收为5.3亿元,同为行业新秀的新氧营收为12.9亿元,二者还是有较大的差距。

诚然,朗姿做医美是为了转移风险,扩大业务面,但就营收与利润情况来看,显然与预期还有一定的差距。

结语

服装企业之所以“热衷于”跨界,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预见、或者已经碰到了发展瓶颈。在多元化方向的选择上,也呈现出了非常浓厚的时代特色。

在所有的制造业类别中,服装业的复制难度可以算作是最低层级的,这也注定了相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很容易就触碰到天花板。其实除了上述企业以外,还有不少知名服装企业已经跨界或跨界的过程中。

如森马于去年打造了品质社区生活综合体“森活之家”,正式进入生鲜赛道;海澜之家则成立了消费金融公司,布局金融领域;波司登于近期成立置业公司,重拾房地产业务。

不论跨界最终的结果如何,对于服装企业来说最重要的仍然还是坚持初心。毕竟站在消费者角度,服饰是其对品牌最初的认知,也是其评判品牌表现力的唯一标准。

作者 茫茫

本文由松果财经(ID:songguocaijing1)原创,转载、合作请联系微信:meiganggu12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