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首页 > 洞察吧 > 
一晚迎来十三年里最大单日涨幅,告别2021,中概股终于触底?
出处:二牛网    作者:美股研究社 ·  2021-12-31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某种意义上,2021年的中概股在最后两个交易日开始展现出诗中所显的意境。似乎是不甘于今年以来的一系列“意外”,12月31日,中概股隔夜集体大涨,纳斯达克金龙中国指数(HXC)收涨9.40%,创下自2008年以来的十三年里最大单日涨幅。

(图源:凤凰科技)

对重新全盘审视中概股的2021年而言,这是一个有趣的插曲。有人说是空头平仓,也有人认为是资金开始布局明年的行情。毫无疑问,市场的封冻不会如此容易解除,但中概股多少已经能看到一些,春天的预兆。

打击、逆转、回港,中概股跌宕2021

中概股的2021年,我们无需过多赘述,几个指标便能给这个故事一锤定音:

· 雪球数据显示,中概互联网ETF净值已较年初接近腰斩,中概互联50指数当前仅有3.43倍PS,接近3.3倍历史极低值

· 海外最有代表性的中概互联网指数ETF-KraneShares(KWEB),今年下跌了51.7%,而在2月高点时,还有约35%的涨幅

年初,全球主流市场行情高涨时,很难有人能想到中概股会急转直下。直到比尔黄爆仓、教育双减、禁止“二选一”等一系列打击纷至沓来,低迷的情绪才开始蔓延。

然而,也正是有一系列外因的存在,中概股的波动才有了更合理的解释。拉开腾讯、阿里、美团等巨头的下跌史,整体趋势是如此的相似,这显然不是因为诸多中概股的业绩走出了雷同的步伐。外因才是中概股股价动荡的“黑天鹅”。

在这个波动过程中,“暴跌”是绕不开的关键词,尤其是在每一次突发事件的节点。但这也是分化的开始,我们可以看到,京东、网易、拼多多等中概股,都在突然的下跌之后实现过有力的反弹。其中,排除掉今年新IPO的股票,网易今年以来总体上涨9.18%,360数科成为一匹黑马,年内涨幅高达95.61%,在7月之前,这个数字更是触及273.64%的高点。

这并非以两个特例掩盖中概股的萎靡,而是说明在一个不理性的市场里,依然有逆转的因素和可能性存在。今年6月上市的BOSS直聘,现在依然保持着86.37%的涨幅。

对更多中概股而言,回港上市也成为一大选择。在这个离“家”更近的地方,不同的公司希望能多得到更深刻的理解,少一些草木皆兵的混乱。

在回港的名单上,是汽车之家、携程、百度、哔哩哔哩、小鹏汽车、理想汽车、微博等各领域的头部公司。对它们而言,除了为业务拓展募资和缓解市场风险,离自己的用户更近一些,也能让外界更理解自己所专注的业务。

根据安永统计的数据,在今年港交所前十大IPO中,5家来自回巢的中概股。元旦起,港交所还有一系列优化措施亟待推出,明年依旧是中概股回港大年。

中概股这一年完全可以用跌宕起伏来形容,而元旦之后,新年伊始,靠什么判断来年的收成如何?俗话说:“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中概股就像被雪层层压住的麦子,但在一路拼搏到上市的基因里,它们其实是不怕雪的。

雪盖三层,中概股的生命力却未变

看未来,先看大趋势。主流中概股都面临两大绕不开的事实:第一,传统的人口红利是接近触顶的,这一点不局限于互联网行业。第二,在传统竞争之外,国家是鼓励有能力的公司出海、转型、投身先进领域的。

对于第一点,增量来自内容和服务的挖掘,来自精细化运营背后效率的提升。

类似的例子有很多,比如电商的竞争持续激烈,但直播带货打开了新的大门,而消费者的消费趋势也在改变。第三季度,京东整体用户的平均购物频次同比提升23%,消费者对于食品饮料、生鲜、母婴在内的商品消费频次均在提升。此外,阿里和京东都在持续改善供应链效率,拼多多利用“农地云拼”帮助农产品及其制品走出田间地头。

对于第二点,网易、腾讯、虎牙、欢聚等公司的互联网产品都在积极出海。今年以来,腾讯投资了燧原科技、智砹芯半导体等芯片制造企业,阿里旗下平头哥发布全球领先的服务器芯片“倚天710”,阿里云、百度智能云等云计算巨子加码赋能传统产业。

我们并不否认传统互联网红利见顶的事实,但也不能忽视优质中概股基本面的稳健和精细化服务带来增量的可能,京东、小鹏汽车等公司在优质财报后均迎来大涨。二不无视诸多科技公司转型探索、与实体经济携手并进的努力。巨头业绩依然动能充足,普通中概股也有细分领域的亮点,比如前文提到的360数科。

刚刚在港股上市的商汤科技连续大涨,说明市场依然期待前沿技术龙头。中概股的提前布局随着国家战略的扶持,必然进一步崭露头角。

在剑指万亿规模的企服、云计算等领域,中概股才刚刚起步,但已经在着手建设完善的体系。其中既有秦淮数据、万国数据、世纪互联这样的IDC基建者,也有钉钉和企业微信等终端应用的身影。

一直以来,我们习惯了用各种各样的数据描述趋势,却忘了数据正是公司合力的预测,而趋势真实地体现在它们所做的事情中。这也是为什么不能单纯用当前的股价和市值表现去代表公司的真实价值,即使一家公司从美股转移到港股,或者股价跌去八九成,公司也还是那个公司。为什么出现这样的状况,比表面的现象更加重要。

所以,对中概股来说,个股确实还有很多未知的风险,但面对上百家在各自领域具备优势的公司而言,冬天不会持续,春天终将到来。创业时的激烈搏杀都没能让它们出局,如今自然也更有生命力。

2008年以来最大单日涨幅,为2022年指路?

2021年倒数第二个美股交易日,中概股逆市大涨,纳斯达克金龙中国指数(HXC)收涨9.40%,创2008年以来最大单日涨幅,中概互联网指数ETF-KraneShares(KWEB)也收涨8.9%。

这是由空头和资金促成的偶然,还是一个信号?我们不得而知。但有两条最近的新闻值得关注:

· 12月24日,证监会就境外上市相关制度规则公开征求意见。为促进企业利用境外资本市场规范健康发展,支持企业依法合规赴境外上市

· 12月30日,易会满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要强化境内外市场互联互通,加强国际证券监管合作,处理好开放与安全的关系

反弹不代表反转,中概股依然要看长期。但或许,今年以来的低迷情绪,该得到一些平复了。

一些机构已经率先给出了积极的构想。12月初,花旗集团分析师Alicia Yap表示,目前市场对中概股中的企业风险有些高估了。瑞银分析师Mark Haefele认为:“投资者对未来政策的能见度有限,风险情绪脆弱,以及对可替代性的理解不完善,所以才反应过度。”三季度以来,高盛、桥水等世界级资管机构都增持了阿里等具有代表性的中概股。

11月29日,管理资金规模8.4万亿美元、全球最大资管公司之一的先锋基金决定建立中国特选股票基金。这家机构认为:“投资中国是全球多元化投资组合中股票和固定收益资产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是全球股票市场中一个重要且不断增长的部分。”

这实际上从侧面反映了一个事实:中国的资本市场是茁壮成长的,而中概股是这个市场的一部分先行者。在经过十余年的探索发展之后,中概股真正代表的,是中国资本市场成为世界级市场的一种可能。投资中概股,本质上还是在投资中国的经济、中国的未来。

所以,经过长期下跌的中概股或许还是要遵循市场短期无效长期有效、价格总会往价值回归的规律。这是与基本面的发展相结合的,对2022年乃至之后的中概股走势,真正的“实力派”将脱颖而出。

结语

段永平曾说:“商业模式好的公司,好的价钱总是有吸引力的。用10年以上的眼光看问题会让问题简单很多。”对于中概股而言,这句话在当下的情景尤其适用。自2017年以来,中概股在高潮和低谷中切换,韧性随时间造就。最终的结果会证明,那些杀不死它的,将使它更加强大。

这是中概股的生命力,而中概股则是中国资本市场茁壮成长的一个注脚。假如用诗词去形容,那就是: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文章来源:美股研究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