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首页 > 观察 > 
胶囊旅馆摇身一变成共享睡眠舱,却何以如此短命?
出处:二牛网    作者:刘旷 ·  2017-08-03

胶囊旅馆摇身一变成共享睡眠舱,却何以如此短命?


如果你曾有在办公室打地铺的经历,或是趴在办公室桌子上午睡而手颈酸痛的经历,或许你会给提供了短时间私密睡眠场所的共享睡眠舱打Cal。今年五月,一家名为享睡的公司就在北京、上海、成都三地个别写字楼中投放了形似太空舱的共享睡眠舱,吸引了不少年轻消费者前去尝鲜。


有研究显示午睡者工作清醒度是早上9点的90%,而未午睡者的清醒度不及40%,短暂的午睡可以提高下午和晚上的工作效率。梦想甚美,现实却很残酷,滴滴发布的《华北城市智能出行大数据报告》显示北京地区上班族的平均通勤时间长达54分钟;摩拜与广州市交通规划局联合发布的《2017年华南区共享单车出行报告》则显示,凌晨0时至5时写字楼周边是共享单车热点区域,互联网、行政机关等行业加班非常晚。


这两组数据从侧面说明国内上班族,尤其是一二线城市的上班族,由于通勤时间长、加班晚的缘故,只能选择喝咖啡等饮料提神,或将就在办公室短暂休息,但因大多数办公室未设有休息场所,睡眠质量完全得不到保证。


首先,不论是趴在桌上打盹、躺在沙发上小憩,还是自备了折叠床休息的方式,在办公室环境下都缺乏私密性,一来容易被吵醒,二来也可能因打呼噜等问题反过来吵到同事。其次,长期以不良睡姿休息,如趴在桌上睡觉等,会带来脊椎受伤害、大脑易缺氧、眼球受压迫等负面影响。由此可见白领阶层对带有私密性的碎片化睡眠场所有着不小的需求。


在此情形下,可以提供短时性私密睡眠服务的共享睡眠舱,一经推出自然而然受到了不少上班族的欢迎,更有甚者主动建议商家推出包月服务。然,犹如夏日的阵雨般来得快去得也快,共享睡眠舱面世仅两月有余便被执法部门封停,未火先夭折,成了最短命的共享项目。


共享睡眠舱华而不实,缺陷多


据新闻报道显示享睡推出的共享睡眠舱设在写字楼内,占地面积较小,使用上下层模式,10平方就可放下6个共享睡眠舱,每个睡眠舱内均配置了USB接口、充电口、免费WIFI等。同时,共享睡眠采用的是无人零售模式,用户扫描舱外的二维码后即可开始使用,开、闭舱门也都通过享睡的小程序来控制,还提供床单、被套等一次性用品,保证了一定的安全性和卫生。


共享睡眠舱在收费上也比较便宜,高峰期半小时也只需6元,碎片化的消费方式相比快捷酒店更符合上班族的需求。看似方便快捷的共享睡眠舱项目最终却落得草草收场的结局,究其原因在于产品不成熟,存在着许多缺陷。


其一,共享睡眠舱存在非常严重的安全隐患。首先,共享睡眠舱无人管理,也无需用户登记姓名或出示身份证,仅靠互联网实名, 出事难追责,该漏洞很容易被犯罪分子利用,为涉黄、涉毒等违法行为提供便利。


其次,睡眠舱制作材料采用的是属于可燃材质的塑料,容易在火宅中蔓延燃烧;睡眠舱式的小型空间若遭遇火宅,受困舱内的人难以出逃;室内也并未依相关规定配备相应的消防设施,不符合城市消防管理规定。以上三个严重的消防隐患,不论是对使用者还是对于周遭的人群来说都非常危险。此外,共享睡眠舱是电力控制装置,若遇到断电或是舱内插座电器起火,而舱门故障无法打开,则有可能给使用者带来生命危险。


其二,虽然共享睡眠舱在使用者离开后会自行进行紫外线消毒,使用的也是一次性用品,工作人员会定期过来除螨、清洗床垫,但这些简单的卫生处理并不能保证舱内卫生绝对干净。再加上小型封闭空间空气不流通,只配置换气扇并不能驱除遗留的难闻气味,想象一下若前一个入住者有脚臭,将给后来者带来多糟糕的使用体验,公共设施的卫生问题根本得不到保障。


其三,隐私保护不周到。有不少使用者反馈睡眠舱的隔音效果差,在舱内可以听到外边传来的脚步声和说话声,此外还有消费者表示睡眠舱舱门开启也存在较大的噪音,消费者实际上并不能在安静的环境下享受高质量睡眠。


其四,设施配套不齐全。享睡推出的共享睡眠舱只是提供了睡眠设备,其他配套设施却完全没有。比如既未进行男女分区,也没有柜子供用户存放私人物品,用户需将随身携带的物品一起带进舱内,只能放在舱外的鞋则面临着被偷被毁坏的风险。此外,共享睡眠舱也没有配备洗漱间,用户只能使用写字楼里边的,在体验上还有很多需要改进之处。


共享经济乱象丛生,群魔乱舞


共享睡眠舱由于自身缺陷过多,不符合多项城市管理规定而被迫关门整顿事件除了反应出设计者设计产品时的不周全,也折射出了共享行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当共享经济如同龙卷风席卷一切行业之后,想从中分一杯羹的人也越来越多,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共享经济盛行之下也是乱象丛生,群魔乱舞。


一、旧酒换新瓶。共享经济的出发点是以更有效的方式调配闲置资源,但发展至今却出现了不少只是把旧有东西改换包装,挂上共享名号的项目。共享图书,共享洗衣机、共享睡眠舱等项目均是如此,皆为真租赁假共享。虽然享睡的创始人大言不惭的说共享睡眠舱模式为世界首创,但并不能否认其本质就是分时租赁形式的胶囊旅馆,只是披上无人零售和电子支付的外衣,并不存在任何创新。但是,共享睡眠舱和胶囊旅馆具有同样的安全隐患,服务却不如胶囊旅馆到位。


国内对于住宿行业有着明确而严格的规定,要求从业者必须获得宾旅馆特种行业经营证才可营业,个别城市对胶囊舱的使用也有明确规定,比如上海市消防局曾于2011年发文禁止在宾旅馆等公众聚集场所使用“胶囊舱”。细究起来共享睡眠舱既不符合消防标准,也不符合住宿服务行业的标准,与黑旅馆无异,只是拿共享二字当挡箭牌试图逃避监管。改换名字并不能解决问题,不过是创业者以新瓶装旧酒的跟风炒作,吸引投资戏码。


二、急功近利。《2016年度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显示未来几年国内共享经济将保持年均40%左右的速度增长;共享单车投放一年总融资超过126亿人民币,充电宝面世40天左右就获得了12亿的融资……资本对共享项目的投资热情以及共享经济表现出的巨大前景让后来创业者趋之若鹜,然而又因互联网行业迭代迅速,导致整个行业均处于一种很急躁的状态。一方面投资者扎堆投资项目,另一方面为了在泡沫之前迅速从共享经济中分得一份羹,创业者抓着一点需求就开始炒作,产品先行用户体验后行,草草开发、草草测试就投放只为抢先占领市场,比如享睡公开的数据显示共享睡眠舱项目从研发到试运营只花了一个多月。急功近利导致共享产品推出后漏洞频发、用户体验也不好。“共享”已由重塑闲置物品价值变成了商业变现牟利的万用外衣。


三、生产过剩。本是为了解决生产过剩而导致的闲置资源配置问题而生的共享经济,却因为创业者和投资者旧酒换新瓶、急于求成,反而加剧了生产过剩的问题。尽管共享经济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却又在更大的程度上却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比如共享单车大批量生产、投放,却因维护不当等原因被执法部门收缴,导致国内许多城市都出现了一个存有形形色色单车的“废弃”共享单车园,仅是杭州一个城市就暂扣了2万多辆违规共享单车;比如共享雨伞投放后几万把雨伞一夜之间不翼而飞,急需用伞之人依然没伞用。共享经济乱象之下,创业者带来的不是资源的有效调配,而是生产过剩后的资源浪费,打着共享旗号的分时租赁睡眠舱项目无疑也将沦为这一类型。


总结


乱象之下,共享经济因商业逐利,已逐渐从为用户提供更便利的服务沦为风险资本牟利的万能挡箭牌。共享睡眠舱由于自身产品存在过多缺陷、与盲目跟风,最终只能回炉重造,但从谷歌、宝洁、思科等跨国公司就不惜重金为员工购买打盹仓来看,上班族碎片化睡眠却依然是刚性需求,并且有着不小的市场。据新闻报道显示享睡科技已在着手开发2代产品,并计划增加身份验证,以及设巡视员检查等措施来保证安全,也有后来者正在尝试针对这一需求开发产品。但愿在依法依规优化自身缺陷之后,共享睡眠舱能给用户以及监管部门一个满意的答卷。


刘旷,以禅道参悟互联网、微信公众号:liukuang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