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首页 > 观察 > 
从OCR到AI,汉王科技深陷泥潭
出处:二牛网    作者:于斌 ·  2019-07-04

 

从OCR到AI,汉王科技深陷泥潭

  编辑 | 于斌

  出品 | 于见(mpyujian)

  如果谈论起国内最有传奇色彩的老牌科技公司,那么汉王科技一定名列其中。“高开低走”的它成立至今已经超过二十年,从早期资本市场风光无限的明星科技企业,到很快迅速“陨落”,再到奋力“扭亏”、业务转型,手里掌握了很多核心专利技术的它已经多年未能在产品上交出让市场满意的答案了。

  很多年前,汉王科技董事长刘迎建曾说,“希望在自己退休之前,汉王可以做到世界500强”,不幸的是,一直饱受争议的它不仅未能做到世界500强,更是在企业运营中留下诸多质疑的声音,等待汉王科技的是一片前途未知的“泥潭”。

  转型硬件厂商,汉王科技的“不可言说之痛”

  1998年就已经成立的汉王科技,在企业发展初期可谓是占足了天时地利人和。它凭借光学字符识别“OCR”技术引领了早期国内“高科技”浪潮,别看现在这项把图像和手写转换成电子文本的技术看起来似乎有些“常见”,但它是早期AI领域图像识别技术的重要“起源”之一。

  一直发展到2010年,汉王科技凭借明星产品“汉王电纸书”成为早期国内电子书市场的“王者”,也让它开始不断地为外界所熟知。2010年3月,汉王科技正式登陆中小板,以近69倍PE、41.90元人民币的首发价格成为当年国内股票市场的科技明星。

  上市近2个月,汉王科技的股价就上涨到“历史最高点”175元。可惜的是,这就是汉王科技至今以来唯一的巅峰了,此后它的股价一路下滑,截至2019年7月2日收盘,股价只有15.52元人民币,总市值只剩33.68亿人民币,相比巅峰时跌去了90%以上。

  与汉王科技股票持续“跳水”相对应的,是它上市之后经营业绩的一路“萎靡”,而在这其中,对电子书产品的营收依赖直接导致了它在用户市场的“失败”。

  在汉王电纸书取得大获成功之后,汉王科技没有选择在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研究领域继续深耕,而是把自己当成了一家“卖硬件”的公司。当然,电纸书产品曾经的火爆也一度让汉王科技赚的盆满钵满,最高时电纸书产品占到汉王科技总营收的75%,2010年,汉王电纸书销量超过一百万台。

  但到2012年,汉王电纸书销量暴跌到只有十万台,汉王科技在这一年度的企业营收也随之大幅下滑,只有6203.47万元人民币,同比下跌了77%。之后汉王科技的经营业绩一路下跌,到2015年,电子书产品营收已经降到2131万元,汉王科技眼里的主营业务彻底沦为鸡肋。

  因为企业内部过于依赖电子书产品,再加上市场竞争的加剧、市场环境的转变,汉王电纸书逐渐成为历史的“背景板”。

  2008年,全球范围的金融危机爆发,此时的汉王科技董事长刘迎建敏感地抓住了这次“机会”,在行业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将电纸书产品进行“逆势强推”。三年之后,金融危机退潮,汉王电纸书也迎来了自己的“人生巅峰”。

  鉴于这次成功经验,汉王科技董事长刘迎建选择继续在电纸书产品的研发上下功夫,却忽略了整体行业大环境的骤变。

  彼时以iPad等为代表的平板电脑和屏幕越来越大的智能手机开始成为移动终端领域的主流,功能丰富、体验感更强的大屏产品让电纸书产品的生存空间不断被压缩,电纸书行业颓势明显。

  在汉王科技上市的2010年,iPad正式问世,一年后,安卓平板诞生,很快千元平板设备开始大行其道,此时的汉王科技不但未能及时觉醒,反而“加大了产品的宣传力度,对原有的高端电子书产品价格进行了调整,推出了低端电子书产品”。

  全球电子书阅读器市场不断萎缩,2011年,全球范围内的电子书阅读器产品出货量还有2320万台,到2015年,这个数字已经大幅下滑到780万台,2016年这一数据继续下滑到710万台。

  再加上全球电纸书行业大佬、亚马逊旗下Kindle的强势发展,它虽然没有办法改变大屏平板与手机的时代浪潮,却能够依靠产品和内容生态优势保持住自己行业内绝对领先的市场地位。在Kindle长年占据全球电子书阅读器7成以上市场份额的背景下,汉王电纸书未能实现在产品或服务上的突破,自家的产品逐渐“过时”。

  汉王科技虽然一直号称自己的产品是“精品电纸书”,新品层出不穷,各种类似手写技术、触控技术、前光技术的优势技术也不断加入,但在电子阅读器发展战略上,汉王科技还是犯了只聚焦在硬件领域的错误。

  事后来看,亚马逊Kindle在全球电子书阅读器市场获得成功的秘诀就在于同时注重硬件产品和内容生态的构建,而在这一点上,汉王科技没能及时跟进。

  汉王科技其实很早就上线了自己的线上电子书商城“汉王书城”,但很长时间以来,汉王科技内部都弥漫着一股只注重硬件研发,却忽略内容生态构建的气氛,它在内容领域的投入一直十分可怜。

  和同期的盛大文学、当当等在原创与出版领域经验丰富的平台相比,技术出身的汉王科技缺乏内容基因,甚至只以“版权数量”做为考核重点,这直接导致了汉王书城平台中的内容积累“有量无质”。

  再加上产品创新上始终无法与Kindle相抗衡,汉王电纸书最终全面溃败。

  虽然汉王科技将自己定位于“长期从事文字识别、语音识别、智能人机交互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的公司,但在尝到了硬件产品的“甜头”之后,它未能真的在尖端技术上持续发力。成于成于电纸书,败也电纸书。

  电纸书产品之外,汉王科技在其他硬件领域也大量布局,手写产品、ORC产品、轨迹产品...... 在人工智能、图像识别大行其道的今天,拥有先发优势的汉王科技却头也不回地在企业发展早期转型硬件厂商,这成了汉王科技很长一段时间里的“不可言说之痛”。

  重新拥抱人工智能,市场里却没了汉王科技的地位

  从2010年到2013年,汉王科技花了三年的时间才终于意识到要转型。

  2013年底,汉王科技董事长刘迎建邀请了曾在清科创投担任高管,在财务、投资及管理等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姚刚担任汉王科技的独立董事,同时进入汉王科技的管理层,担任汉王科技总裁。

  姚刚到来之后为汉王科技开启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上任不久,他就在汉王科技推行了母子公司管理架构。

  过去,汉王科技的管理架构是按照职能进行部门划分,研发、销售、生产等部门平行交差开展业务,姚刚上任汉王科技总裁后,他将汉王科技划分为六大业务板块,它们分别是汉王国粹、汉王智学、汉王智远、汉王蓝天、汉王鹏泰、汉王数字,这六大业务板块分别进行独立自主经营,所有核算、盈亏与发展都自主负责。

  另外,汉王科技在内部还推行了“合伙人制度”,此举是希望让汉王科技重回“技术”赛道,让汉王科技重新成为一家拥有原创技术,在OCR文字识别、手写、人脸识别、无线无源触控等技术领域都全球领先的高科技企业。

  但从结果上来看,人工智能领域、特别是汉王科技一直聚焦的图像识别领域里却没有了它的位置。

  曾经有投资人这样评价汉王科技,“汉王科技与科大讯飞在国内人工智能领域一样是先行者和开拓者,但在战略规划场景应用及不断开创出新,雄心壮志方面似乎甘于落后科大讯飞,可能已无法比拟。”

  汉王科技回应该评价时说,“人工智能产业是未来发展方向,也是科技领域的下一趋势,公司将继续坚持多领域图像识别与智能交互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利用技术优势形成核心竞争力,围绕人工智能核心战略拓延应用,开拓、落实更多的应用场景。”

  早在汉王科技还沉迷于电子书硬件产品“春秋大梦”的2011年,科大讯飞就在自己的年报中写道,“语音识别作为人类沟通和获取信息最自然最便捷的方式,在人机交互领域更具有广阔前景,相比触摸屏替代键盘引发的手机变革而言,语音识别的推广有着深远的意义。”

  那时的科大讯飞已经提前预见到了汉王科技旗下手写、ORC、轨迹技术的发展壁垒。

  后知后觉的汉王科技虽然开始重新布局人工智能技术,却不得不面临竞争对手们早已飞速腾飞的市场环境,科大讯飞成为语音识别技术领域的全球“大佬”,商汤科技、旷视科技、依图科技、云从科技成为国内人工智能、人脸识别领域“四小龙”,寒武纪、三角兽、地平线等一大批人工智能企业不断发展,图片识别、语音识别、人工智能芯片......汉王科技显然已经失去核心的技术优势。

  2011年,旷视科技成立,作为国内AI四小龙中成立时间最早,同时也是最早为外界所熟知的AI企业,它以“Face++”成名,通过阿里、蚂蚁金服、华为、联想等知名企业的投资背景、服务背景而为人所熟知。

  旷视科技目前已经形成包括智能安防、在线刷脸验证服务FaceID、人工智能开放平台Face++、智能地产在内的四大业务板块。在安防领域,旷视科技以智能摄像头产品为基础,提供了包括人脸识别门禁、天眼监控系统、动态人脸识别监控、人证合一等多个应用方向,并已经将相关技术应用于反恐、边检、公安等多个政府监管部门;金融领域,旷视科技为支付宝提供人脸识别登录功能,旗下客户还包括小米金融、你我贷、各类商业银行等。

  截至目前,旷视科技的估值已经超过25亿美元。

  2014年,商汤科技成立。商汤科技目前在AI独角兽企业中的估值最高,已经达到60亿美元。

  商汤科技构建了自己的底层算法平台,还通过自建超算平台来赋能各种行业和场景的应用。智慧城市、深度学习超算平台,商汤目前已经能够实现智慧城市量级的超大规模AI人脸识别应用落地。

  京东钱包、融360、我来贷、拉卡拉、招商银行、徽商银行、中国银联,人脸识别与智能语音技术在移动支付领域的结合上,商汤已经积累了不少的案例。

  商汤目前还是OPPO、VIVO、小米、魅族、一加等手机品牌的人像背景虚化功能、智能相册、人脸聚类功能、人脸识别解锁等技术供应商;在娱乐场景中,商汤在短视频、相机、直播等软件的亚太市场占有率达到80%。脸萌旗下的Face u、秒拍、YY、今日头条、美图、花椒直播等都是其客户。

  重点布局银行和安防的AI“国家队”云从科技、重点发力医学影像识别的依图科技......人工智能图像识别领域的几大独角兽公司在这些年不断攻城略地,发展速度非常快。

  在竞争对手们的发力狂奔下,汉王科技的落寞可谓是“自作自受”。早在1998年就已经成立的它其实在人脸识别领域一直有着不错的技术积累,2009年,汉王科技的人脸识别产品识别率就已经能够达到95%,但在2012年,它却将选择将智能交通及智能安防的产品服务提供商“汉王智通”出售。

  虽然2014年之后,汉王科技又重新开始发力人脸识别技术,随后还率先进入国内公安市场,但经过多年的发展,它在人脸识别技术领域的应用落地非常有限,该技术为它带来的直接营收相比竞争对手们也少的可怜。再加上汉王科技这些年在人工智能研发领域的投入非常少,业内对汉王科技未来在AI领域的发展很不看好。

  不得不承认的是,汉王科技在人工智能领域想要实现“突围”已经变的非常难了。

  虽然汉王科技在几年前就已经意识到“人工智能产业是未来发展方向,也是科技领域的下一趋势,公司将继续坚持多领域图像识别与智能交互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但长年沉迷于“过时”的硬件产品、轻视技术研发与积累已经让它在AI领域的先发优势完全丧失,汉王科技想要重新在这一赛道上崛起,需要解决的问题太多,近乎是要从0重新开始。

  那么汉王科技应该怎么做?首先当然是要对自身旗下的硬件生态进行重新的定位、布局。就以电子书产品为例,Kindle的成功已经给了汉王科技直接的可借鉴经验,它不但需要在产品上及时跟进竞争对手,更要在内容生态的打造上花大工夫。要知道,汉王科技是有能力造出价格更优惠、体验更好的电子书产品的。

  当然,横亘在汉王科技面前的是决心和时间,就是不知道市场会不会给汉王科技重新崛起的机会了,也不知道汉王科技自己有没有这个耐心和动力去推动旗下硬件生态的二次变革。

  研发上,技术出身汉王科技拥有强大的中科院背景,它是否能够利用好这一优势,花费一定的时间在尖端技术领域重新布局?

  对于汉王科技来说最难的是应用场景。竞争对手们早已深度切入各领域的人工智能落地场景中,汉王科技即便能够在技术领域“奋发图强”,但届时他想要追上竞品们庞大的实际落地场景数量和规模,仍然需要花费很大的代价。

  此外,汉王科技还需要解决一直以来的缺乏品牌与营销经验的困境,因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即便你拥有再强的技术积累,也需要良好的市场BD与宣传开拓,在这个方面,汉王科技的表现一直有些“中规中矩”。

  从OCR到AI,深陷泥潭的汉王科技注定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未来迎接它的将会是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